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研究筆記-跟大瓶裝葡萄酒有關的報導翻譯 II

台灣人一般的印象會覺得大瓶裝應該要便宜一點才對呀!為什麼反而貴呢?當我收藏大瓶裝紅酒的時候,總是有人會不明就裡的笑我,解釋好久也還半信半疑,索性翻譯以下兩大知名葡萄酒雜誌文章,裡面說的話也都是權威說的,從增值空間跟保存條件說明,收藏不是盲從,有個人想法在裡面才有趣!(其實這兩篇的標題也都很有趣~呵呵)


Does size really matter?
葡萄酒的容量真的會影響口感嗎? 就算科學證據顯示,影響力非常渺小,Beverley Blanning MW還是宣稱有一定的影響力。
    我不是那種讀書時會先翻到最後一頁在讀回來的人,但是我承認我拿到酒單時,我一定會先翻到最後面。通常最後面的酒都是一些暗淡無光、無法分類的酒,使用一半容量包裝的葡萄酒。我總抱有一點興奮的心情去找尋是否有甚麼寶物藏在那兒: 意想不到的開味酒、被遺忘的老年份,或者是有機會能來一兩杯很特別的酒,卻不用傷了荷包。但是選擇了一半容量包裝的產品,多半都會失望。不禁疑惑: 為什麼許多葡萄酒沒有做像這樣方便的容量呢?
    當你一個人吃飯時,或兩個人共進餐點時,一半容量的葡萄酒就非常適合搭配餐點,特別是在一餐中需要搭配好幾種酒時,小容量的酒更加適合。雖然說他算起來會比較貴一些些,但有時候在買貴的酒或者是沒買過的酒時,卻能降低風險。現在餐廳不喜歡存放一些較老年份的酒,反而小容量的酒熟成較快速,所以買小容量的酒也能讓需要陳年的酒早點開瓶享受。
    侍酒師們也是小瓶裝的愛好者。來自連鎖飯店餐廳Hotel du VinHenri Chapon: 我是小瓶裝的葡萄酒的擁護者-因為小瓶裝的葡萄酒能讓人們有機會嘗試不同的葡萄酒。單杯葡萄酒目前很受歡迎,但是通常保存不佳。如果是一半容量的小瓶裝葡萄酒,情況就會比這個好的多了。雖然如此,Hotel du Vin的小瓶裝葡萄酒的存量還是非常少。原因之一是因為製造者不太喜歡製作小瓶裝的酒。Hamish Anderson Tate’s餐廳的侍酒師兼採購,也是小容量的愛好者,他說 製造廠商不喜歡做小容量的,因為製作成本較高,但我不認為這會對他們有何困擾。
    就算製造廠商肯做小容量的葡萄酒,很多人還是覺得小容量的葡萄酒製造出的品質不像一般容量或加大容量的葡萄酒一樣好。Christoph Graf of Pfalz的生產者Reichsrat von Buhl : “我們很不喜歡把葡萄酒裝成小容量,那真是太悲哀了。人們覺得這樣可以讓酒熟成的速度比較快,但是這是不同的。澳洲籍釀酒師兼顧問Stephen Pannell同意的說: 如果葡萄酒在小容量跟大容量的陳年時間會不同,那我不覺得他們會有相同的陳年複雜感。
Right: 一般的觀念覺得大容量包裝可以讓葡萄酒陳年的更完整。而小容量的包裝比較容易早熟,這樣可以早點享受需要陳年的葡萄酒。
    Sotheby的葡萄酒部門經理- Serena Sutcliffe MW 也在關注小容量葡萄酒的可靠程度。她說: “我對小容量的葡萄酒很有興趣,但是它們似乎比較容易壞掉或有其他問題 雖然說她肯定大容量裝瓶的葡萄酒是對一款優質老葡萄酒有最佳陳年的效果(尤其是陳年20),但是她認為 如果你買一瓶葡萄酒是要在10年內喝掉,我不覺得你能分辨的出來一般瓶裝與大容量瓶裝的差別。
    那有任何科學根據能證明這些觀點嗎? Wine Science的作者: Jamie Goode提出: 為什麼大容量瓶裝對陳年有較好的效果,其實瓶中能容納的氧氣多寡就是關鍵。 邏輯就是封瓶後或多或少還是能夠透氧,這是氧氣唯一能進入瓶中的方式,所以大容量的葡萄酒的氧氣量比例似乎是比小容量的氧氣量來的少。
2夸脫容量更大的裝瓶容量,陳年又更加緩慢,但是不必然比較好。Sutcliffe評論說到: “我有很多瓶特大版容量的Y quem,但是我不覺得那會比正常容量的好喝。
    氧氣的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在小容量裝瓶的葡萄酒陳年的效果會比較快速。但是除了氧氣的因素外,葡萄酒一直讓人覺得奧妙、可愛的地方就是沒人知道密封的瓶子內,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除了氧氣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正再演變呢? 知名葡萄酒商Berry Bros & RuddJasper Morris MW指出一個非主流的看法,但沒有確切解釋,或許是在講大容量優點的評論: “葡萄酒大部分時間還是與葡萄酒接觸,而非玻璃、空氣、或軟木塞底部。” Morris對小容量葡萄酒有點失望的說- “如果你了解葡萄酒,你就不會覺得裝小瓶容量對葡萄酒是件對的事。我自己從來就沒有點過小容量葡萄酒。
    Sutcliffe覺得葡萄酒的陳年的能力重點應該不在於瓶子的大小,而是在於儲藏。 她說: “這比任何事情都還重要- 越冷、越潮濕、越好。這項理論也被布根地Morey-St-Denis(莫內聖丹尼村莊)裡的Domaine Dujac(杜佳酒廠)經歷屬實。酒廠經理Jacques Seysses舉行了一場盲測,把它們自家的酒裝瓶成不同的容量,然後儲存在酒莊內。他的兒子Jeremy記得當時在半瓶裝、一般瓶裝、2夸脫裝容量分別陳放15年的葡萄酒,然後用盲測的方式問人們覺得哪一種比較好喝。結果不論哪種容量,喝起來都一樣。我們覺得那是因為酒沒有被運往世界各地,所以使用不同容量來裝瓶,差異是相當微小的。如果它們被是運往世界各地,那麼可能就會找到更多差異性了。
    這看起來很有道理,邏輯就是如果瓶子越小,對晃動或溫度變化敏感度就越高。但很不幸的,能直接從酒場喝到葡萄酒對普羅大眾來說是非常困難的。第二首選就是到專門販售小容量葡萄酒的專賣店或餐廳,看看是否能夠分辨出正常容量跟小容量的差異點。我盲測了Tate Britain酒單裡的葡萄酒。Anderson買下了我們所有喝過的葡萄酒,所以發現到一點點變動。然而,六瓶中有五瓶我們能正確的根據熟成的感覺認出容量大小。唯一的特例就是德國的Riesling,在小容量包裝有更新鮮、更年輕的表現。也許是因為小包裝多注入了二氧化碳,或是正常容量包裝的軟木塞品質較差。其中有一支紐西蘭的Pinot Noir,小容量及正常容量都是用螺旋蓋瓶封,但是小容量表現的卻比較快速。
    一些酒廠常常會使用不同品質的軟木塞,或不同尺寸的軟木塞去因應瓶子的大小。幾周前我跟一群葡萄酒大師到德國去的時候,我品嘗了Reichsrat von Buhl, Paradiesgarten Deidesheim Riesling Spatlese Trocken 2002的加大版容量及一般容量,兩瓶都是從酒莊直送過來的。而這兩瓶因為瓶頸寬度有些微的不同,所以是用兩款不同尺寸的軟木塞封瓶。我們期待這兩瓶葡萄酒品質將會相同,但是還是能指出差異性。這一群葡萄專家每個人都可以用盲測的方式指認出哪一瓶是加大容量版。十個評審中有八個都喜歡加大容量版。另外兩個喜歡一般容量的評審是因為一般瓶裝多了陳年。兩瓶酒都很棒,但是無疑的,兩支酒發展成不同的樣貌。
    最常被報導的優質加大容量葡萄酒非香檳莫屬了。Louis Roederer香檳是製作葡萄酒的龍頭,Jean-Baptiste Lecaillon解釋: 不同尺寸的香檳會使用不同的發酵方法,造成不一樣的品質。製作香檳需要兩段發酵,第一段是在發酵槽中加入發酵形成新酒;第二段發酵是在裝瓶前加入酵母及糖。所以會有比較多的酒精成分、很多的泡泡、以及葡萄酒跟死掉的酵母接觸所演變出很豐富的香氣,持續在瓶中直到發酵完成。 Roederer酒廠,他們發現把剛封瓶,正在進行第二段發酵的香檳放入酒窖中,較大容量的瓶子會產生更多的幕斯泡泡。這歸因於大容量瓶中空氣進入的比例較低。
    Lecaillon解釋: 封瓶使用的東西(不是軟木塞,而是容易調整的金屬瓶蓋,就像啤酒瓶上的那種),可以緊縮也可以鬆開,根據瓶子的形狀調整: 如果使用在小容量的瓶子就調緊(讓空氣進入的較少),如果是用在大容量的瓶子就鬆開些。
就算有這些東西能調整,發酵的時間也是個變數。正常容量需要花一個月二次發酵,而加大容量版可能就需要多花三個禮拜發酵。
    也許就是因為發酵時間的不同,所以香檳比其他葡萄酒更常被人發覺容量不同的差別。非氣泡的葡萄酒一開始就最不被關心他儲放的地方,但是因為香檳在瓶中還會繼續發酵,所以就有點不一樣了。
    品嘗Berry Bros & Rudd UKC Grand Cru Mailly 無年份香檳,三款不同型態的瓶裝,肯定了傳統的智慧。他的葡萄酒非常容易盲飲分辨,就算只用顏色也能判斷: 小容量裝瓶的是顏色最深的,而大容量裝瓶的顏色是最淡的。
小容量裝瓶展現出最多的陳年及氧化的變化。
一般容量裝瓶的展現出最少的香氣,平穩、年輕、清爽的表現。
大容量裝瓶富含香氣,但是年輕,帶有檸檬、蘋果、酵母香氣。在口中,幕斯般氣泡在大容量裝瓶持續不斷,表現極佳,勝過其他兩種容量。餘韻長度及平衡感也比其他兩種容量表現優異。
    雖然這些一項項的比較很難構成科學證據,但是這些品飲記錄卻足夠讓大家取信: 這一系列的葡萄酒品飲結果,瓶子容量的大小是比儲存的環境來的重要,而且比人們想的影響力更大。
 原文出處: Decanter 2007/12  p.50~53

未成年請勿飲酒

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研究筆記-跟大瓶裝葡萄酒有關的報導翻譯 I



之前買入的Opus One 三公升裝紅酒

看到 WS上寫的文章 覺得很值得分享,翻成中文就放在這邊了
Big Bottles, Big Returns

現在750ml的容量是在葡萄酒拍賣市場最容易被接受的尺寸。2009年第三季資料顯示,百分之九十四成交的葡萄酒都是標準尺寸。但是這樣的結果卻讓我們思考: 如果標準容量跟大容量比較,每一單位的價錢會有差別嗎?
我們找來2009年第三季中15種最常交易的大容量葡萄酒的拍賣表現,與標準容量的葡萄酒比較。就測量每一容量的單價而言,我們發現收藏家們平均會多花14%購買大容量裝瓶的葡萄酒
而賣的最佳的大容量葡萄酒多數是來自波爾多。Chateau Mouton-Rothschild Pauillac 1995的價格,750ml容量的平均售價為$290,但是imperial尺寸(大約是8750ml的容量)的平均售價為$2860意味著收藏家必須掏出比購買正常容量多23%的金額購買他。最高的漲幅金額是Chateau Cheval-Blanc St.-Emilion 1995; 他的double magnums尺寸(相當於4瓶的容量)比標準瓶容量平均高出54%的金額。
一般而言,大容量瓶裝的增值速度會比750ml標準瓶來的快。舉例來說,’95 Mouton的漲幅就比5年前多了16%
就比較大容量的尺寸而言,我們發現,越大容量的裝瓶不代表投資回報率越大。Chateau Haut Brion Pessac-Leognan 1995imperial 尺寸雖然售價高達$3146,但是Chateau Margaux 1995magnum尺寸,每單位售價卻比他更高 (magnum $934)
小尺寸的裝瓶也比750ml標準瓶的更值得買。 Araujo 1999375ml尺寸每瓶平均售價為$57,但相對他的750ml標準瓶卻要$143,表示購買375ml尺寸打了8折的優惠。不過也有例外的,例如Chateau de Beaucastel Chateaunuf-du-pape 1995的標準瓶售價$90,但是他的375ml的尺寸卻售價$55,等於購買小尺寸需多出22%的金額。
如果屏除尺寸,產地來源、品質應該才是決定葡萄酒價格的最終關鍵,所以如果收藏家們在拍賣會前做足了功課,就能找到他們想要購買的葡萄酒最優惠的裝瓶尺寸。
 出處: Wine Spectator  Dec.31,2009~ Jan.15,2010 p.33

未成年請勿飲酒